罐车翻倒在路边,汩汩“黑水”冒出,夹杂刺鼻气味;300米范围内实行半边交通管制;流出的“黑水”被沙袋截留在30多米的旱沟内…
昨日上午9时37分,一辆满载的油罐车从都江堰(微博)驶往成都的途中,在唐元路口爆胎,连翻3跟斗才乖乖停下。流出的“黑水”顺着旱沟向下游冲去,而下游就是成都的取水源柏条河,若不加以阻止,可能会污染水源!
事故现场:
罐车翻滚 泄漏刺鼻“黑水”
昨日上午9时37分,一辆车牌号为“川F15205”的罐车,行驶至沙西线郫县(微博)段唐元镇十字路口时,突然发生爆胎。据目击者、正在唐元路口卖肉的谢永第称,一声巨响后,罐车撞上了同向行驶的轿车尾部,连翻三个滚,最后转了180度,头朝郫县方向停在了旱沟边。谢永第立即找来四五个村民,几分钟后便将头和脚被卡的驾驶员救出,送至当地医院。
成都晚报记者到达事故现场看到,惹事的罐车“斜躺”在旱沟旁,两组车轮被甩在路边。爆胎的是左后内侧胎,厚厚的轮胎裂开了一条七八厘米长的口子。罐体左前方有大量黑色液体泄漏,流至旱沟内,弥漫着浓列的刺鼻味。郫县安监局、环保局、应急办、交通局、公安局、消防等相关单位正在现场进行处置,一车车满载木料粉和吸油毡的车辆严阵以待。同时,事故现场300米范围内实行了半边交通管制。
紧急排险:
截流 不让废油污染取水源
郫县安监局一科科长彭驰翔说,上午10时许,他们赶到现场后,发现罐体的安全告示上是“白板”,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,于是他们对流出的液体进行检测,最后确定是废机油。
“如果用水冲,这些废机油就会流入下游的柏条河,那是成都的一个取水源啊!”经过多部门商议,决定先用吸油毡吸油,再用木料粉等材料对废机油进行覆盖。为保证万无一失,安监局技术人员还现场试验,确认这辆油罐车没有爆炸燃烧的可能性后才采取措施。经过多部门通力合作,到中午12时,流出的大约3吨废机油被成功截留在300米沟渠内。
但是,罐体里还有十余吨废机油该如何办呢?各部门专家再次商议,决定先放出这些废机油。中午12时20分,市环保局应急小组赶到现场,并实施拦截措施——工作人员先在罐车旁的那一段旱沟里,用沙袋拦截出30多米长的“蓄油沟”,让罐体的废机油流入沟内,再用抽水器抽入油桶。直到下午3时46分,罐内的废油料被放完。下午4时12分,罐车被吊车调离。
据郫县环保局物管科曲春林介绍,事故发生后,经检测当地空气质量未受影响。
调查
罐车无标志将受罚
根据相关规定,运输危化品和油料等物质,必须在安全告示上明确标注其品名、种类、施救方法、联系方式、罐体容积、核载质量等。但该事故车没有任何标志,属于违规操作,同时也因此给处置带来一定难度。郫县交通执法大队张大队长表示,将根据道路损坏情况和污染严重程度,对责任人作出处罚。
另悉,驾驶员徐忠建头部、颈部受伤,肋骨和股骨骨折,目前在省医院接受治疗,没有生命危险。